1984-5-30 “残缺”日环食

1984-日环食

当食分小于1的时候,就会发生日环食。食分越小,通常环食阶段持续时间越长,没有被月球挡住的光球层部分面积越大。

1984年5月30日,发生在中美洲和北美洲的日环食,由于食分达到0.998,环食持续最长时间仅11秒,月球甚至不能完整的挡住太阳的光球层,原本应该出现的环状太阳变得残缺不全。此外,在日环食过程中拍摄到色球层,这种情况并不罕见,往往在环食阶段带食而出,由于低空大气的自然减光作用而无需巴德膜一类人工减光措施,在食既C2和生光C3的瞬间就能拍摄到色球层。不过,1984年的这次日环食,拍摄到了一半色球层(左)、一半光球层(右)的景象(如文首题图所示),蔚为壮观!

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,佛罗里达大学观测队在7秒的日环食阶段中,不使用减光滤镜,拍摄了一组贝利珠成串、环食与色球层同现的照片。

焦距400mm、快门速度1/90秒、光圈 f/32(Nikon EM相机、Kodak Ektachrome  64胶卷)

ASE_1984_3x3_WEB

佛罗里达大学观测队使用的设备,包括一套由定天镜、胶片摄像机组成的装置,该装置是由 Celestron 5施-卡折反射望远镜、5.75英寸 1/8波长 光学平面镜、Ariflex 35毫米胶片摄像机组成,此外胶片还记录了来自美国WWVB长波低频授时台的数字时码,用于唯一标识每一帧胶片拍摄的准确时间(那个时代,GPS尚未正式投入使用)

ANNULAR84_GLENN

ANNULAR84_GROUP

 

日食路径图:

SE1984May30A